經過70多天的艱難時刻,中芯國際迎來了希望之光!在美國批準的中芯國際與美國之間的通信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國商務部,國防部,能源部和國務院的四個部委已批準美國領先的設備制造商向SMIC提供14nm及以上(14nm和28種成熟工藝)設備供應許可證。
不僅如此,中芯國際已經申請但尚未通過的用于14納米晶圓外延生長的關鍵設備也已獲得批準。
至于10納米及以下工藝節點的出口許可證,則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對于中芯國際和整個國內半導體行業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14納米以上的成熟工藝對中芯國際的收入貢獻最大。
供應許可證的成功批準不僅意味著中芯國際的運營和業績將恢復正常,而且還表明中芯國際與美國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已經重新建立,這是中芯國際邁出的又一步。
中芯國際和未來的美國公司。
合作消除障礙。
這不僅振興了中國芯片產業,也緩解了中國芯片產能不足的現狀,為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保證。
1.原因是什么?據信,這一進展與中芯國際和美國設備制造商密切相關。
首先是中芯國際積極主動的自助服務。
自從受到美國制裁以來,中芯國際一直保持克制和理性的狀態,并積極與美國商務部及其他部門進行溝通。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種方法是有效的。
另一個方面是美國設備制造商的幫助。
中國是美國設備制造商的重要市場。
大多數美國設備制造商一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并與中芯國際這樣的中國客戶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系。
這次美國新政府上臺后,隨著美國設備制造商與中芯國際之間的有效溝通,美國政策放松了。
2.對中國芯片產業的四點建議:美國政府遏制和壓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長期目標將保持不變。
這是中芯國際的情況,我們應該謹慎樂觀。
但是,這次美國放寬政策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窗口。
在此,我對中國芯片產業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繼續對外開放,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芯片,材料,設備)進口國。
美國制造商除了自身的需求外,愿意幫助中國積極與美國政府溝通的原因,與中國作為其重要市場密切相關。
這也表明我們保持開放與合作的政策是正確和有效的。
其次,對于中芯國際,有必要進行自我管理和控制,不要留下任何漏洞。
對于已獲批準的設備和材料,中芯國際應“先開始,做強”。
并進行戰略儲備以防止后續政策可能發生變化。
第三,積極擴大生產能力。
當前,國內芯片產業的生產能力趨緊,產業鏈必須積極利用這一窗口期來擴大有效的生產能力。
最后,家用設備,材料和零件需要同時進行。
盡管現有本地化設備和零件的準確性仍遠遠落后于國外的先進水平,但在過程研究,開發和驗證過程中,必須為本地化供應鏈提供機會。
對于中芯國際,既要謹慎客觀,又要把握好時機;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積極向外界開放并實踐內部專業知識,這對這一事件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