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第16屆全國敏感元件和傳感器學術會議(STC2020)在沈陽正式舉行。
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傳感器(技術,工業)發展藍皮書”在大會上發表。
(以下稱為“白皮書”)正式發布。
本白皮書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
“中國傳感器(技術,工業)發展藍皮書”由傳感器行業資深專家徐開賢解釋,他在傳感器行業工作了半個世紀,曾任沉陽儀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傳感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物聯網及其應用發展的關鍵和瓶頸,也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基本要素。
。
工業,科技,國防和軍事工業以及政府決策部門越來越認識到它的作用。
藍皮書分析了中國的傳感器系統建設和企業發展,以及傳感器產業鏈和市場狀況。
結合代表性傳感器公司和新產品,新技術,分析中國傳感器的現狀。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高等教育機構為中心的研發體系。
基于國家傳感器和企業工程研究中心的工業系統。
物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消費電子和民生項目的應用系統。
傳感器產業鏈基本開放,2019年中國傳感器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元左右。
藍皮書使我們想起了我國傳感器的風險:關鍵的核心技術還沒有被突破,工業化的難題還沒有解決,高端的核心傳感器依靠進口。
國內高端傳感器的應用市場幾乎被國外壟斷。
某些高端傳感器顯然已被國外禁運。
它還建議重組國家團隊,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創新,并培養多個領域的傳感器領導者。
藍皮書引發了深入的討論。
專家學者表示,《中國傳感器(技術,工業)發展藍皮書》的內容不盡相同。
適時發布,科學,及時,嚴謹,全面,為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指導和參考。
。
在現場,許多專家表示,藍皮書的內容對國內外傳感器的現狀進行了客觀,具體的總結,具有很強的深度和廣度。
它對國家的政策制定和“十四五”規劃具有很好的啟示。
這對擴大傳感器行業和實現目標很有用。
傳感器行業的升級將幫助傳感器行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過去,作為一個類別,傳感器將不會用作項目研究和開發的單獨主題。
藍皮書的發行將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從而有可能建立一個獨特的系統;每個傳感器開發部門應根據當前情況,做好傳感器的研究開發,促進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