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克風傳感器內部,有一個由隔膜,墊圈和板組成的電容器。
由于隔膜充滿電荷并且是塑料薄膜,當隔膜受到聲壓時,隔膜會振動。
隔膜和板之間的距離改變,從而改變電容器的兩個板之間的距離。
這最初完成了從聲學信號到電信號的轉換。
由于該信號非常弱,內部電阻非常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也進行阻抗變換和放大。
FET FET是電壓控制元件,其輸出電流由源極和柵極電壓控制。
由于電容器的兩極連接到FET的S和G極,因此在FET的S極和G極之間增加Δv的變化,并且FET的漏極電流I產生ΔID的變化。
數量,因此該電流的變化量在電阻器RL上產生ΔVD的變化。
可以通過電容器C0輸出該電壓的變化量。
該電壓的變化量是由聲壓引起的,因此整個麥克風傳感器完成聲音和電氣轉換過程。
1.主要是VSG = 0時的FET電流。
根據FET的分級,可以制造具有不同工作電流的麥克風。
然而,在低工作電壓和大負載電阻的情況下,對工作電流有嚴格的要求。
2.靈敏度:在單位聲壓下產生電壓的能力。
3.輸出阻抗:基本等于負載電阻RL(1-70%)。
4,方向和頻率響應特性曲線:a,全向:MIC靈敏度在相同距離的任何方向上相等,全方位MIC的結構全部密封在PCB上,因此,聲壓僅來自MIC聲音孔進入,因此是壓力型麥克風。
灣單向單向MIC具有方向性。
如果MIC的聲孔與聲源成0度,則靈敏度在0度時最高,靈敏度在180度時最低,心臟圖案在所有方向上。
MIC的結構不同于全向MIC。
它在PCB上有一些孔。
聲音可以從音孔和PCB的開口進入。
MIC的內部還配備了吸音材料,因此它介于壓力和壓力之間。
MIC之間。
C。
降噪型:差壓式MIC。
它與單向MIC的不同之處在于內部沒有吸音材料。
其方向圖為8字型。
5.頻率范圍:全向:50~12000Hz 20~16000Hz單向:100~12000Hz 100~16000Hz去噪:100~10000Hz 6.最大聲壓級:指失真為3%時MIC的聲壓級,聲壓級定義為:20μpa= 0dBSPL。
7. S / N信噪比:在相同條件下MIC的靈敏度與麥克風本身的噪聲之比。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產品手冊噪聲主要是FET本身的噪聲。
一般麥克風傳感器的分類主要根據其工作原理進行分類。
根據工作原理,麥克風傳感器可分為幾種類型:(1)碳粒子類型(2)電磁類型(2)電容式(4)駐極體電容器類型(以下主要基于駐極體類型)(5)壓電晶體型,壓電陶瓷型(6)二氧化硅型等